缺乏安全感的孩子,容易出现哭闹、情绪暴躁、没自信,许多长辈认为孩子哭闹时就要「教」,避免行为更脱序。但其实,当孩子越有情绪时,代表内心越没有安全感,主要来自于「情感上得不到支持与保护」以及「没有被认同」,而这些与父母的行为有关联。
安全感是什么?
安全感属于情感上的发展,能让孩子处在一个自在、情绪平稳的状态,面对新环境或新事物时,也较能够主动愿意尝试。当孩子拥有充足的安全感时,会比较有自信,面对失败时也比较能够接受。
孩子安全感不足,会出现什么情况?
除了爱哭闹、生气等表现,孩子缺乏安全感时不容易相信他人,也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,面对事物较没有自信、容易退缩,出现失败时也容易有受挫感。在情绪上,安全感不足会让孩子焦虑不安,长期下来就会导致易怒的性格。
孩子缺乏安全感时,爸妈是否有出现这些行为?
孩子安全感的建立,与每天身处环境有关,如果爸妈常出现这些举动,日子久了容易让孩子安全感匮乏:
1. 爸妈忽略孩子情绪
孩子表达情绪的能力还在发展中,例如难过、害怕、不舒服,通常会以哭闹来抒发,爸妈或长辈见状,常会板起脸孔教育孩子,就怕纵容孩子脾气会更难教。但这种时候,是孩子需要爸妈的安慰或支持,责骂反而使安全感建立上更不易。
2. 没有给予孩子认同感
适时的鼓励可以激励孩子,培养自我肯定能力,有时孩子完成一件事时(例如画画、堆积木、把饭吃光光)会期待爸妈的称赞,但要是爸妈没有适时给予肯定,孩子的认同感没有得到填补,安全感也会慢慢减少。
3. 爸妈情绪起伏大
爸妈情绪管控不佳时,容易对孩子没耐心,例如孩子只是好奇提问,可能也会换来一顿挨骂。当爸妈情绪好时,对孩子的容忍度高,面对孩子提问就会比较有耐心。这种情况,孩子不确定什么事才是对、是错,也就不敢尝试或探索。
4. 爸妈吵架频率高
家庭和谐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基础,如果爸妈经常吵架、出现冲突,孩子也就常陷于害怕与不安的情绪中,这不仅关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,未来的人际观
系、沟通、社会化能力等也会有影响。
5. 出现「吓唬式」的言词
有些爸妈教育孩子,常会脱口而出「你再这样,妈妈就不喜欢你了」、「妈妈不要疼你了」,但这种吓唬言词容易让孩子不安,长期下来,就容易在孩子心中扎根,只要让爸妈生气,便会有「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」的恐惧,安全感建立不易。
建立孩子安全感,爸妈可以这样做:
1. 当孩子讨抱时,请尽情给孩子拥抱,因为孩子的情绪需求、安全感,也正被拥抱填补中。
2. 当孩子闹脾气时,正是孩子有事情想表达、却不知怎么表现的时候,若孩子还不太会说话,爸妈可以试着引导孩子,例如「你肚子饿了吗」、「还是你想睡觉了」来协助,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,内心安全感也会跟着提升。
3. 孩子也会有脾气拗的时候,像是抗拒爸妈拥抱或不想说话、生闷气,这时请爸妈不要硬碰硬、或板起脸孔说教,只要耐心、平心静气地陪在孩子身边,孩子会感受到这股平和,情绪也会缓和下来,爸妈的同理,让孩子知道即使自己有负面情绪,还是被父母接受的,因而内心有安全感。